【象棋人物】他用活了“仙人指路”(上)

【象棋人物】他用活了“仙人指路”(上)

2018-01-26 象棋

       现代江南象棋名家刘忆慈,三十年代起崛起于浙江杭州的棋坛“喜雨台”,五十年代中期,参加建国后的全国象棋锦标赛中,获得两次全国季军和一次全国第五名,并以“仙人指路”的开局,创辟富有特色的新棋路,被棋界称为“刘仙人”。至1982年逝世止,驰誉沪、浙、苏、穗、京、津等省市棋坛40余年,成为建国初期的象棋国手之一。刘忆慈生前曾任杭州市政协委员。

一、因棋招亲
  刘忆慈,小名葆奎,身高约1.75米,方面大耳,气字轩昂,为人作风正派,待人接物和蔼而严谨。L916年出生于杭州,自幼酷爱象棋,1928年进徐春泉所开的油纸(伞)行当学徒。徐春泉为杭州著名象棋高手,有棋坛“豹子”之称.是喜雨台棋楼的“五虎一豹”之一。徐在店内找人弈棋,允许学徒刘葆奎在旁观看,也带动刘的棋艺提高。后来,刘在观战中,谈及着法时,颇有警惊之着,引起了徐春泉的注意,在缺少棋伴时,也要刘忆慈作个对手,从此,刘的棋艺进一步得到锻炼。二十年代时,杭州喜雨台的象事活动处于高峰,名棋手层出不穷,有著名的“五虎一豹”,更有拔尖于省际的张观云和关春林。刘忆慈在抽空去喜雨台学棋时,师事张观云和关春林。
  有一次,“豹子”找刘忆慈弈棋,刘以“飞象局”开局,不久即进入紧密的细战之中.“豹子”在使出浑身功夫之后,仍未能夺得先手,相反,却在细战之中被刘的马炮“粘住”,最后被刘扳倒。徐以浙江名棋手的身份,竟艟一个近二十岁的小伙子击败,初犹悻悻,但不久即转入怜才爱才之意。
  徐春泉有个女儿.少刘忆慈三岁,在店内和刘朝夕相处,互有好感,徐春泉看在眼里,决意招刘忆慈为婿,以便由他接掌门户。1933年秋,刘忆慈终于成了徐记纸伞店的乘龙快婿,这就是被浙江棋界传诵一时的因棋招亲的故事。
  刘忆慈成了徐春泉的女婿之后,除了帮助丈人照料店铺外,有条件去杭州的著名棋楼喜雨台下棋,棋艺更进一步提高,基本上和喜雨台的“五虎一豹”齐名。为了进一步切磋技艺,常常去上海和当时的沪上名手交流。1936年前后,杭州的棋坛十分活跃,城南俱乐部举办了“杭州市象棋名手邀请赛”,被邀者为“五虎一豹”中的李嘉春、赵金荣、蔡阿福、张益荣、冯楣荪和徐春泉(豹子),以及新秀董文渊和荆忆慈。比赛这些天,油纸伞店暂停营业,翁婿双双上阵,比赛结果刘忆慈夺得第二,于是正式成了杭州的名棋手。
  抗日战争期间,杭州陷入敌手,抽纸伞业十分不景气,刘忆慈另立门户,在庆春路乌龙巷口开设“大华煤炭店”,做柴炭生意。由于一度经营颇善,有所发展.刘在利用业务往来推销柴炭之机,常去上海、南京等象棋名手荟萃之地交流技艺,常常在“大世界”和天蟾茶楼弈棋,并和上海的名棋手朱剑秋、朱寿颐、李武尚、叶景华(绰号小煞星)等作交流赛。由于刘的棋风扎实、棋品较好.在上海等地影响较好。为此.上海棋界都知道杭州除了董文渊外,还有一个刘忆慈,是江南名城杭州的两根新兴棋柱子。
二、高洁棋品
  旧时,棋界有所谓“书房棋”和“茶馆棋”之分。所谓书房棋.是指学习过棋谱如《橘中秘》、《梅花谱》、《心武残篇》、《百局象棋谱》等古代的著名棋书,受过较为“正规”的象棋训练,掌握了开局阶段的各种阵势和残局阶段的各种定式。书房棋大多是有中等文化水平及中等以上“家私”的棋手,属于棋手中的“知识阶层”.刘忆慈一般被视为书房拱中的较好者。而茶馆棋是指一些从未接触过棋书,从不学习阵势和定式的棋手.茶馆棋手大都没有什么文化,有的只认识几个棋盘上的字.他们对于阵势和定式的提高,大多来自实践的摸索。而杭州的董文渊即属于“茶馆棋”。茶馆棋手大多有“博彩”的习惯,有的乃至“非彩”不下,非彩无刺激。
  三十年代中期,刘忆慈招亲徐宅后.身份有了变化,学棋、打谱的条件成熟,刘常找些《橘中秘》、《梅花谱》来学。在当时和董文渊比较,刘重于阵地战,在开局方面较优于董,在中局实战时,常失先于董,因为董向以“野战”和出妙手著称。在残局阶段,刘又重于定式,而董叉以“功夫”见长。为此,在三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前,浙江两大象棋名手董文渊和刘忆慈,一个是以轻灵仙逸著称,一个以扎实厚重驰誉。
  刘忆慈爱棋的另一特色是不大愿赌彩,更不愿以行棋诈骗赢钱。三十年代成名后,董文渊常常放出风声,邀刘赛棋弈棋,由于彩金较大,刘总是不愿应战。于是,萤就使出激将法,有时提出“二比一”,有时提出“二夹一”。所谓“二比一”是指彩金的二比一,如一元一盘的彩,董胜得二元刘胜得的一元。
  所谓“二夹一”者,更是咄咄逼人,就是每三盘中董一盘先行刘二盘先行。但刘仍是不应,任凭董文渊在茶馆棋手中胡吹。
  刘还反对在棋赛中使手段,相互串通,他认为这是败坏棋风。如1964年的浙江省象棋赛,在杭州红楼举行,进入决赛的十位棋手,杭州市的占五人(刘忆慈、沈芝松、卫森坤、陈福庆、陈选源),其余为嘉兴一人(高琪),温州二人(朱肇康、周建雄);舟山一人(王春林)、金华一人(马顺林)。赛前,杭州的S姓棋手提出“让刘拼高”的策略,因为这十名棋手中,以刘、高的夺标声最高。刘昕此言后,不但不表示感谢,还表示坚决反对,使S姓棋手落得个十分难堪。后来实战的结果,嘉兴高琪连胜杭州四人,负于刘忆慈,而刘和杭州四人战中,却是二胜一负一和,亏了三分,为此,尽管刘胜了高,但总分少高琪一分,而屈居第二。如果刘同意不正当的做法,由杭州的四人各让二分,则稳居冠军了。所以棋手中一般反映刘忆慈不结缘、不识抬举,但从这里也可看出刘的高洁棋品来。
  刘还具有较谦逊的美德。1957年夏,其时,刘有全国季军之称。应广东的邀请,和另一棋手小湖北李义庭拟去广州作一次对抗赛,对手为在华南称为无敌挡的杨官璜和陈松顺。赴赛之前,刘和李约定在沪会师,并应邀作多场“热身”赛。有一场,在青年会表演,至残局阶段,李为一车一马双士,刘为双车,一般说李难守和。这时,李霍地站起身.自动认负。但大礼堂的数百名观众,却要求说明,为什么刘必胜李必负。有的还提出,车已列中,马三士紧紧围住帅的身边,请解释如何破士问题。一时,刘尚不知如何应答,李已起身答道:这一局是指单车胜马双士的例胜,因为只要换掉一车,即不存在车占中,这样,破士成了必然。这一解释,使广大棋迷长了见识,又使拥戴李的棋迷心服口服。在散场的归途中。刘和李同时出来,刘说:“这棋虽是我胜了。但也可说胜了一半。”表现出很高的棋士风范。



未完待续……